随着行业的发展,对安全生产的要求愈发增高、监管愈发严格,主体责任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的寒光愈发凛冽, 企业自身经营和提升方面的“减员增效(益)”与“减负提效(能)”间的统筹平衡的难度加大。
如何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技术监督管理?
如何把合规和效益统筹起来?
如何破除管理“两张皮”的痼疾?
……
是我们技术监督专业机构和电力企业在新形势下的新任务。
1.当前背景下,技术监督的定义是什么?
政府监管、行业管理部门、上级单位、企业本体都在积极探索各自发力。
传统、狭义的技术监督管理已经进化为行业治理能力现代化、企业管理精益化的理论基础、科学框架、管理手段,成为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和评级、涉网安全管理、同业对标、各级各类检查等工作的要素构成。
技术监督管理从原有的设备技术管理,扩大为承担安全生产、涉网安全的保障任务。
2.为什么提到技术监督就感觉是额外的工作?
需要敲黑板划重点的是“技术监督工作时电力企业本该开展的,是电力企业生经营管理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
很多小伙伴对技术监督有一定认知,但是不清晰,认为日常生产技术工作就是技术监督工作。
以下几种情况,看看你有没:
1- 技术监督三级网络人员都是兼职人员,本岗位工作已经忙得不可开交,哪还顾得上技术监督工作,到了该交计划、报表的时候,匆匆赶工交差,技术监督工作也就成为多出来的事,工作自然也就推动不走。
2- 一检查,就发现这里、那里都有问题,明明做了的工作,要么资料内容不完整,要么找不到资料了,只能花时间找补。
3- 技改该把关没有把握住,设备都招标采购了,才发现掌握的规程、标准、电网公司要求不是最新版,临时抱佛脚一通乱找。
面对这样的情况,总的来说是两方面问题:
一是认识问题;
二是技术监督管理三级网络设置的问题。
技术监督工作是日常设备管理工作的一部分,融入在日常的运行维护检修技改工作中,行业的专业监督规程都有明确的规定,基层人员在开展运维检工作时,也就在开展技术监督工作,只是比较零散,规范性和系统性要差些,需要强化计划、统计分析等专业管理工作。
技术监督管理三级网络设置,有两个原则,一是充分考虑公司生产运行管理的实际模式、尽量与生产组织体系下的岗位职责贴近,力求生产和监督工作一体化运转,二是充分统筹用好现有的专业人才,依需配套第三方机构服务。
3.哪些工作属于落实技术监督工作?
●建立健全技术监督管理体系及运转
1.技术监督工作的机制、管理体系具体内涵:管理组织、技术标准、管理制度(要求),落实技术监督岗位责任制;
2.保障管理体系运转的计划、报表、总结,具体指技术监督年度计划以及分解到季度的完成情况,每季度技术监督工作开展情况(含开展了哪些工作、监督指标完成情况统计、未达到指标的原因分析、下季度工作重点等),年度技术监督工作总结;
3.至少一年一次对受监设备或设施相关技术标准的有效性、准确性进行评估,保证技术管理工作依标开展。
●监督基础管理工作
1.具备相关技术规程、制度、记录等,如运行规程、检修规程、设备巡回检查管理制度等;
2.建立技术资料档案,可按基建段资料、设备清册、台账及图纸资料、运行报告和记录、检修维护报告和记录等。
●日常管理工作
1.仪器仪表有效性管理。有台账、检验计划、周期和项目等;
2.监督检查及预警:至少一年开展一次各专业监督检查,及时发布技术监督工作预警单,跟踪整改落实情况;
3.按设计与选型阶段、基建施工、调试及验收(技改)阶段、运行维护阶段、检修阶段明确监督重点工作内容;
4.定期开展专项技术培训,掌握了解新标准、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的应用情况,让监督人员专业能力和技能满足管理工作需要;
5.设备设施异常情况下的技术分析。
每一家厂站的技术监督工作既有共性部分也有个性部分,这与厂站设备设施运维管理模式、生产管理组织及专业人员情况息息相关。
把技术监督工作做好做到位可以让厂站通过开展技术监督工作提高设备(系统)可靠性;使生产相关指标达到优异;预防重大及共性事故的发生;新技术新方法应用到技改、检修中;提高生产管理及运行维护人员专业能力。真正落实好厂站的本质安全。
更多专业资讯,请扫码关注